聲化感官實驗室

【展覽】溯源計畫 Traceability - 2023 Jul

《溯源計畫:汐止水文共學走讀》透過共學現場和藝術轉譯,探討汐止與水之間的複雜關係。我們與在地團隊「返腳咖」合作,沿基隆河考察與水相關的設施,如抽水站、溝渠以及蓄洪池等,與社區居民共同觀察並記錄地方故事,並利用多樣的錄音和環境感測技術,收集生態數據和聲音素材,最後於2023年7月6...

【展覽】尺度·訊號·光譜 Scale, Signal, Spectrum - 2023 Aug

融聲創意與墨西哥藝術機構BEMA和dériveLAB持續深化合作,邀請藝術家Chucho Ocampo共同創作,並於2023年8月12日至2023年8月28日於聲化感官實驗室進行進駐成果展出。在Chucho...

【工作坊】模組風弦琴工作坊 - 2023 Jul

風弦琴(Aeolian...

【工作坊】AI實驗電子音樂課程 - 2023 May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AI儼然成為現代化的代表技術之一。工作坊《AI實驗電子音樂課程》在2023年5月10日於台北流行音樂中心舉辦,透過藝術家吳尚芸的引導,讓學員了解AI技術與電子音樂的結合。課程內容涵蓋從生成軟體的應用到模型訓練,以及MaxMSP軟體操作和IRCAM模型的介紹。學員...

【工作坊】Li-Fi實作——用光源廣播聲音的創作探索 - 2023 Jun

本次工作坊在2023年6月20日於青山國中舉辦,課程中透過 Li-Fi 實作連結早期科技藝術應用遠端通訊之脈絡,帶領學生們理解科技進程與藝術表達間相互影響的關係。學習如何結合 Li-Fi...

【工作坊】Voice of Mobility 資料聲音化工作坊 - 2023 May

什麼是資料聲音化?想了解數據資訊的力量與音樂科技的可能性嗎?本次工作坊由聲化感官實驗室團隊成員紀柏豪及陳瑜璟帶領,於2023.5.13 (六) 在臺灣大學地理系舉行。介紹有關 Data Sonification...

【工作坊】Max for Live + RNBO 實作 - 2023 Dec

《Max for Live + RNBO 實作》工作坊於2023年12月23日舉辦,深入探討Max for Live及RNBO套件的最新應用,共同探索音樂與科技結合的無限可能的機會。我們深入了解Max for Live如何將Max/MSP的功能融入Ableton...

【展覽】我們把它都裝在一個盒子裡 Put ’em in a Box - 2023 Oct

《我們把它都裝在一個盒子裡》由獨立策展人施雅恬所策劃,於2023年10月14日至11月5日於聲化感官實驗室展出,邀請五位居住在不同城市的藝術家宋夏然、紀柏豪、林雨儂、鈴木英倫子、塞繆爾.畢爾比,分享彼此對於聲音的獨到見解,進而交換彼此周遭的田野錄音等聲音資訊。這個計畫實驗著視覺與...

【展覽】種子 x 未定義食物體 Semilla x Unidentified Food Objects - 2023 Sep

本次展覽於2023年9月22日至2023年10月8日展出,透過兩部作品以其獨特的視角和方法,邀請觀眾思考我們在這個多變世界中的位置,以及我們與周圍環境的相互作用與影響。 Nicole...

【工作坊】具象音樂與符號感知實作 - 2023 Sep

融聲創意團隊於2023年9月8日受邀至台南大學舉辦「互動媒體設計工作坊——理論及工具篇」與「具象音樂與符號感知實作」課程。本課程透過融合城市歷史導覽、田野調查、資料蒐集、虛擬互動媒體的設計,以及新興移動參與式劇場的創造性教學法,以及場域的實際探勘,引導學生觀察與分析空間場域素材,...

【工作坊】AI工具與音樂生成 - 2024 Feb

本次工作坊由紀柏豪主持,與大家介紹如何使用AI技術來創造氛圍音樂,並加入專門的實作環節,讓參加者不需要音樂製作基礎也能透過新興創意工具親手嘗試利用AI製作具有陪伴功能的音樂,同時邀請音樂廠牌、專家來給予回應。

【工作坊】 聲音化社區生活地圖工作坊- 2024 Mar

本工作坊與相信世代發展協會合作,聚焦於協會周遭的眷村社區,邀請來自各地的青年志工深入當地,探索與瞭解社區的人文精神與故事脈絡。參與者進行實地觀察,搜集社區的獨特聲音,共同創作一幅聲音地圖,呈現社區生活的多樣面貌。此作品預計將於協會空間進行長期展示,以聲音結合視覺的形式保存並分享社...

【工作坊】有聲生態地圖工作坊 - 2024 Apr

本工作坊與相信世代發展協會合作,進一步延伸社區生活地圖,帶領青年志工走入眷村開展生態踏查活動。參與者一同繪製地圖插畫,創作出一幅結合聲音裝置的生態聲音地圖,未來將於相信世代發展協會的空間展出,將這份生態記錄長期分享給更廣泛的觀眾群。

【跨域交流座談】 極地與太空:斯瓦巴群島上的科學與藝術實踐 - 2024 Jun

本圓桌論壇聚焦在北歐挪威斯瓦巴群島的科學與藝術跨領域實踐;由於地處極圈、許多團隊都在島嶼上進行太空極端氣候的模擬研究。活動邀請到藝術家 Maggie Coblentz 擔任主持人,與來自麻省理工學院太空探索計畫、並曾在島上進行跨領域計畫的Cody Paige主任與Patrick...

【跨域交流座談】 《來自遙遠的訊息》音樂會選粹+演前導聆與演後座談 - 2024 Jun

本次座談聚焦國家太空中心於2019年發行的短片〈獻給遠行的孩子〉,當時中心委託臺師大音樂系趙菁文教授以太空與衛星的科學知識及形象為主題,創作管絃樂曲〈來自遙遠的訊息〉並於「福爾摩沙衛星系列音樂會」上首次對外公演。本放映會將播放當時音樂會的珍貴精華片段,並邀請作曲家趙老師及國家太空...

【跨域交流座談】 從岔經濟()開始:酷兒、南海與對等網路 - 2024 Jun

本次座談以作品〈岔經濟()〉為題,從「我們要如何購買/擁有一毫升的南海?」的提問出發,以參與式藝術的形式與觀眾一同探討海洋與地緣政治以及財產與國家的關係。本場圓桌論壇邀請到兩位藝術家,以及與作品核心議題相關的專家學者,包含:對等網路研究者、南島文化研究者、後殖民與性別研究者、南海...

【跨域交流座談】 〈深海節點故事〉中的海洋政治 - 2024 Jun

來自印度的藝術家 Aarti Sunder...

【展覽】《潮濕的共鳴》

《潮濕的共鳴》源自藝術家在汐止的生活經驗,通過與在地社群密切合作,尋訪水的痕跡。展覽以汐止的水文環境及歷史為背景,探討人們如何對周遭的水—河流、雨水、濕氣—進行控制,而這樣的控制又如何具體而微地體現在日常生活中。 生活中與水有關的小災難,和城市中災難性的大規模洪水之間,是否存在...

【展覽】《啟示 | The Notice》

《啟事|The...

【展覽】《餘光》

《餘光》是一件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提供的海洋廢棄物製成的燈光裝置。此作品由來自台灣沿海的塑膠瓶、漁網、針頭等難以分解的垃圾,重新加工後與LED燈條結合,形成一個類似居家燈具的雕塑。這件作品希望能喚起觀眾對海洋環境的關注,並展示創意回收與環保意識的合作可能性。

【工作坊】科技跨域工作坊

本次工作坊由融聲創意工作室的紀柏豪及胡貽斐主講,將深入探討3D掃描技術在藝術創作中的應用,並提供實際操作的機會。活動將於北科大設計館舉行,並與我們深耕汐止的地方合作單位返腳咖的劉人傑合作,促進技術與地方文化的融合與創新。